紅寺堡區2023年春小麥播種工作圓滿收官,播種面積3.85萬畝,超額完成了自治區下達我區的目標任務。今年,紅寺堡區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,搶抓農時,早謀劃、早部署、早落實,全力推進政策扶持、技術服務等各項措施,打好春耕“第一仗”。
落實黨政同責,讓種糧農民“有勁頭”。堅持黨政同責,把糧食安全作為“頭等大事”來抓,通過主要領導親自抓,分管領導具體抓。區、鄉、村各級層層簽訂《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》。建立“上版圖、建臺賬、到農戶”的工作機制,采取聽匯報,現場查看,會議部署等形式,將糧食安全工作任務落實落細。
爭取政策扶持,讓種糧農民“有盼頭”。積極爭取糧食種植補助項目,對種植糧食作物農戶進行補助,其中春小麥每畝補助400元,旱地冬小麥每畝補助100元;麥套大豆、單種大豆每畝各補助400元,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每畝補助500元。通過政策扶持,進一步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,增加種糧農民收入。
開展服務指導,讓種糧農民“有收頭”。及時制定技術指導意見和防范措施,推薦新優適種品種、最新適用小麥玉米、小麥大豆種植模式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為農戶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服務,指導農戶落實種子包衣、藥劑拌種等麥播技術、正確科學施肥、病蟲害防治、防范“倒春寒”確保糧食豐產、農民增收。
及時墑情監測,讓種糧農民“有靠頭”。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土壤墑情監測,掌握農田土壤水分含量、干土層厚度、土壤溫度等土壤情況,發布墑情監測簡報,為政府和種糧農民提供科學、合理、高效的農事依據。
提供氣象服務,讓種糧農民“有準頭”。農業農村和氣象部門聯合發送農業天氣預報9期,多次報送農時氣溫變化情況,及時發布春耕生產進度和監測預警信息,開展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,提出合理、可靠、有針對性的措施,讓更多的種糧農民了解氣象變化,做好田間操作。